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红酒知识
13.3K
干红和红葡萄酒有什么不同?
本站发布时间:2014-05-26

Wine家族成员众多。干红、干白葡萄酒、桃红葡萄酒、玫瑰红色的“克莱尔”Clairet、香槟酒、普通起泡酒、冰酒、贵腐甜葡萄酒、天然甜葡萄酒、加强型葡萄酒…….但大部分葡萄酒类型在生活中的出镜率非常低。某些就虽然是wine一族,却另有花名,难以在第一时间让人了解它也来自于“葡萄”。一个酒商即使什么葡萄都卖,别人也会替他总结:这位是做红酒的!

“喝白的”不会会错意

不同语境、不同语言、不同习惯、不同知识背景,往往让同一表达会错了意。对“红酒”理解有时会跑偏,但一说“来点白的”,不知名原料,谁也不会有误解。除非葡萄酒迷聚会,否则没人给你上白葡萄酒,因为白葡萄酒不在大部分人的视野之中。

跟外国人说“喝white的”,人家要往往想到是十几度的白葡萄酒上。“粮食型白酒”,法语叫Alcool de riz,英语也得加上“米”这个词,rice wine 这个翻译已经横流行,也就不必抠字眼了,非得跟wine暗含的葡萄身份矫真儿。

“喝红的”很微妙

红酒不能为所有葡萄酒代言,只是红葡萄酒的简称。咱们说“喝红的吧”,英语说red,法语说rouge,原料上不再有歧义。不过,各自所指向的还是有些微妙的区别。

以前的年代里,“干红”很少见、很低调,“红酒”的形象便很单纯。逢年过节,开瓶红酒增添喜庆,大都是国产的,不论出自哪家,统统都带一点甜,平时不喝白酒的女士也能来一小杯。螺旋盖,一次喝不完也没有关系,宁夏盖子下个礼拜接着喝。没听说过如果两三天喝不完被谁家到进下水道的。

慢慢的,“干红”出镜率越来越高,进口的、国产的,越来越多,各种讲究统统都来了。以前没工具也能开,现在的买开瓶器:不甜了,听说酸涩反而是好的;听说打开后不喝完,几天后就变坏了;玻璃水杯不能用了,得用高脚杯;不能像酱油瓶一样立着放,要卧着放…..总之除了“红+葡萄酒”,一切都跟以前的红酒不一样了。这些将就让干红显得很高很难接近,为了区分开,我们开始将那些有点甜的称为“普通的红酒”。

后来,听说甜是因为加了糖的,所以是勾兑的劣质酒,听说干红是被“脱了糖”的,所以货真价实。我们被假货吓怕了,干红尽管讲究多,尽管喝不惯,却因“酸涩苦”反而显得“正宗”。在饭桌上“开瓶红酒”,若有人问:是干红吗?酸不酸?定有人回答:你懂不懂啊,发甜的那是勾兑的!

干是不甜,不甜是什么?

难道“不甜”就是正宗与否的分水岭吗?进口干红的中文标上会写有“产品类型:干型红葡萄酒”。这就是干红的全称,dry red wine.“干”不是干瘪干瘦,它对应是sweet,甜。干红确实就是“不甜的红酒”。

那么到底有没有甜的红酒呢?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甜。一个酸吗?所谓“半干”、“半甜”又是什么意思?甜到什么程度就是半甜?干到什么程度又是半干?许多问题纠结,是因为没有问到根源。

干红被“脱糖”了?

最明显却少有人提的问题是:葡萄汁非常甜,变成干红后糖分哪里去了?干红里的酒精又是哪里来的?

究竟是糖分转化来的。把甜不甜的问题交给糖,才是找到责任人了。

如果糖全部变成酒精,就是干型。或反过来说,干红就是:使用百分百葡萄或葡萄汁(生产原料),其中全部糖分发酵变成酒精而得来。

糖并非被“脱掉”,而是换了身份。750毫升标准瓶装的干红中,糖分一定低于3克,与水、酒精、甘油以及其他几百种甚至近千种微量物质共同生活在一起。

如果糖没有全部变成酒精,就是“半干”、“半甜”或者“甜型”。人们对甜度的感知都很主观,你认为有点甜的我可能认为很甜,所以要根据余糖含量来区分干甜。超过4/升,便逐渐向“半干”迈进,喝上去渐有隐隐的甜意;达到20克,和半干身份已经撇清了,叫“半甜”才对;40克做“甜型葡萄酒”已经富裕了。